您好,欢迎来到“联众信POS机办理中心”官网!

深圳:截至6月末,银行及支付机构累计办理跨境电商人民币结算业务5467.2亿-行业动态-联众信POS机办理中心-首页

一站式POS服务商

提供办理、安装、售后、一条龙服务。

159-8078-0868
行业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深圳:截至6月末,银行及支付机构累计办理跨境电商人民币结算业务5467.2亿
发布时间:2022-07-28 17:44:58浏览次数:11639

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以下简称“深圳人行”)、深圳外汇局深化党建引领,紧紧围绕“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要求,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在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上,奋力谱写新篇章。深圳人行组织的全国首创深入社区政银企对接专项行动获选“深圳市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典型案例”,深圳人行牵头综合改革试点事项荣获“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突出贡献奖”。

推进跨境金融改革开放,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1.率先开展粤港澳大湾区居民个人跨境理财投资

2021年9月10日,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落地,支持深港澳居民跨境购买对方银行销售的合资格投资产品或理财产品。截至2022年6月末,深圳辖内共有24家银行获得试点资格,共开立“跨境理财通”相关账户12560个,办理资金跨境汇划金额合计4.04亿元,双方向投资产品交易额2.37亿元,约占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总量的三分之一。

2.首批试点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

2021年3月,深圳和北京首批开展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统一了本外币资金池政策,实现了跨国公司集团内跨境本外币资金一体化管理。传音控股、创维集团等5家深圳优质跨国公司成为首批试点对象。截至2022年6月末,5家试点企业集团业务量达318.6亿美元。

试点落地以来,助力企业实现“两增两减一打通”,即“增加财务收入、增加业务规模、减少税费、减少人工,打通意愿购汇途径”,切实为企业增收减负。在优化营商环境、提高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水平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3.持续推进股权投资基金跨境投资试点

早在2012年和2014年,深圳先后启动了QFLP和QDIE试点,成功打通境内外私募创投资本双向循环渠道。2020年5月,《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提出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服务创新水平、支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开展跨境投资等多项举措。

在良好的政策创新土壤中,深圳涌现出一批具有国内影响力的本土风投创投企业,发展成为全国三大风投创投中心城市之一。2022年6月6日,深圳建设香蜜湖国际风投创投街区,这是大湾区首个国际化、市场化、品牌化的国际风投创投聚集街区。

截至2022年6月末,深圳已设立QFLP管理企业177家,发起QFLP基金55家,基金规模76亿美元,主要投向生物医药、高端制造、大消费、信息技术、新材料等前沿领域,助力产业新一轮升级。设立QDIE管理企业71家,已备案额度20.15亿美元,初步建立了深圳跨境私募股权投资的比较优势。

4.首发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

2021年10月,深圳创新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渠道,在香港顺利发行50亿元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这是我国地方政府首次发行离岸人民币债券,进一步丰富了深港合作模式,有利于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发行充分遵循国际市场规则,受到全球知名投资机构的广泛关注,共吸引来自8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共计89个账户下单认购,订单规模达174亿元,实现3.48倍超额认购。

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服务涉外经济发展

1.扩大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助力“稳外贸”

深圳于2019年全国率先开展贸易收支便利化试点,2020年6月落地服务贸易业务试点。2022年6月,对试点进行了修订完善,进一步放宽银行和企业申请条件、拓展业务范围,惠及更多市场主体。截至2022年6月末,货物贸易便利化试点覆盖7家银行、74家企业,累计收支454亿美元;服贸便利化试点共6家银行、23家企业参与,累计收支160亿美元,试点规模排名全国前列。

试点推动银行从表面单证审核转向注重业务实质,大幅节省单证准备和业务办理时间,使“一步式”线上办理成为现实,让企业切实享受到便利。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统计,试点以来银行业务办理时间平均缩短至原来的1/3,结算效率提升使企业资金流转速度相应加快,帮助实体经济释放效能。

中兴通讯表示,加入试点后支付流程线上化,对外付款时间单笔节省约30分钟,银行办理时间缩减至5分钟。比亚迪表示,试点前单笔支付平均耗时2小时,加入试点后直接在网银上提交付款指令,付汇综合耗时可控制在15分钟以内,时效节约95%以上。

2.积极支持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等贸易新业态健康发展

为支持深圳打造“跨境电商之都”,深圳人行推动并指导辖内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平安银行等开展了“出口跨境电商直通车”业务,在满足监管合规要求的前提下,减少中间收款环节,为境内出口电商中小卖家提供跨境人民币便利化收款服务。截至2022年6月末,深圳银行及支付机构累计办理跨境电商人民币结算业务5467.2亿元,惠及跨境电商企业8.2万家。

密切跟踪贸易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发展,主动回应市场诉求。全国首创“银行+外综服企业”模式,拓展银行跨境电商结算渠道,支持外综服企业代办跨境电商出口收汇。此项创新性举措为跨境电商提供了更安全、高效和低成本的外汇资金结算服务,解决了新业态结算成本高、收款周期长等“痛点”,帮助小微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数以万计的中小企业从中获益,促进了深圳跨境电商外汇业务快速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外贸保稳提质。业务试点以来至2022年6月末,开展外综服企业代办跨境电商出口收汇业务总金额112.8亿美元,笔数35.2万笔,帮助超4万家商户便捷收汇,服务中小电商企业超过10万家。其中,收汇总金额在100万美元以下的小微电商超4.2万户,占比高达95.02%。

3.不断扩大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便利化试点

2019年11月,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便利化试点在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率先落地。2020年6月,试点范围拓展至深圳全市。试点鼓励银行对守法自律、实体经营的优质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跨境人民币结算服务。银行可在“展业三原则”基础上,凭优质企业提交的收付款指令,直接为优质企业办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以及资本项目人民币收入(包括外商直接投资资本金、跨境融资及境外上市募集资金调回等)在境内的依法合规使用,无需事前、逐笔提交交易真实性证明材料。

截至2022年6月末,深圳共有18家银行、932家企业参与试点,累计试点金额2636.6亿元。该试点不仅有助于企业避免汇率波动,同时大幅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办理业务用时缩短80%以上。

深化外汇管理“放管服”,推动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1.率先开展商业银行资本项目数字化服务试点

2021年7月,深圳人行指导银行在资本项目外汇账户开立、外汇资本金入账、境内直接投资货币出资入账登记、资本项目外汇收入结汇及支付等9个高频业务场景中,将原须企业提交纸质材料、到银行网点办理的资本项目业务,转变为提交电子材料和线上办理。这项试点在大幅降低企业脚底成本的同时,也以数字化服务切实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据测算每年可节约纸张消耗130万张。截至2022年6月末,辖内银行已为342家企业办理资本项目数字化服务试点业务22151笔,金额合计37.6亿美元。

2.率先完成企业外债管理全链条的优化和创新

2020年2月,深圳开展外债登记管理改革试点,实施企业外债一次性登记试点,变“逐笔登记”为“只登记一次”,允许在登记金额内自行借入外债资金,便利企业自主选择融资时机,大幅提升财务灵活性。截至2022年6月,45家深圳实体企业参与试点,登记金额约45.8亿美元,占同期辖内企业登记外债总金额的40%。

2020年4月,开展科创企业外债便利化试点,便利因净资产不足、不满足借外债条件的高科技企业,牵手境外低成本资金。截至2022年6月末,共17家企业办理该试点业务。2022年5月,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总局批准,深圳科创企业外债便利化额度由500万美元增加至1000万美元,“专精特新”企业可在不超过1000万美元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此外,在资金流出入环节放宽借用还币种限制,在资金使用环节实施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将注销环节下放银行办理。这套政策“组合拳”显著提升了企业跨境融资全过程的便利度。

3.完善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

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为中小微外贸企业稳健经营带来较大困扰。汇率保值业务需要缴纳保证金,保证金对企业经营现金流形成一定占用。针对这一问题,2022年4月,深圳外汇局联合其它职能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外贸企业提升应对汇率风险能力的工作通知”,构建协同高效的汇率避险合作模式,强化银行担保机构联动服务,降低外贸企业汇率避险成本。2022年6月,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与深圳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加强合作,落地首笔融资担保项下汇率避险业务,为深圳市电子产品制造行业的某小微企业免保证金开展远期结汇业务,而企业无需提供抵押或缴纳保证金。

本文转载目的在于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刊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企业分站: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更多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