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试点的推进,关于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的应用越来越多,其通过加载不影响货币功能的智能合约实现可编程性,使数字人民币在确保安全与合规的前提下,根据交易双方商定的条件、规则进行自动支付交易,促进业务模式创新。目前,这种模式在红包补贴、资金监管、商业保险业务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然而,目前智能合约的立法和监管体系尚不完善。在立法层面,智能合约的法律定位和操作规则目前还没有专门性的法律制度予以规范,其执行过程的各个环节也未能形成完善的监管体系,如简单套用现有的民商事法律规范,则有可能无法发挥其自动执行等特性,从根本上削弱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的吸引力。
随着全球对于央行数字货币的加速推进,各国对于央行数字货币的研究也愈发深入。
2020年3月12日英格兰央行发布了关于CBDC的讨论报告《央行数字货币:机遇、挑战与设计》,在技术应用上其认为CBDC并非必须使用分布式账本技术(DLT),但DLT的某些创新可能会有用。同时,CBDC可能可以通过智能合约提供“可编程货币”。可以有多种选择,包括:将功能构建在核心账本中,或通过单独的“模块”提供功能,或由第三方提供功能。
当然也有不同的观点,欧洲央行执行委员会成员法比奥·帕内塔曾在欧洲议会经济和货币事务委员会上表示,数字欧元主要研发方向仍然是零售型CBDC,以满足日常使用的需要。同时,她强调了一点,数字欧元永远不会是可编程的货币。她表示,欧洲央行不会对人们在何处、何时或向谁使用数字欧元付款设置任何限制。因为在欧洲央行看来,有限制的数字欧元就相当于一张凭证,而中央银行发行的是货币,不是凭证。
智能合约作为央行数字货币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可用于自动执行协议条款并发起相关交易,而无需人工干预,虽然可以简化一部分交易流程,但其也会对货币一致性造成影响,需要巨大的客户教育成本,推广并非短期可成,那么实现数字货币智能支付的能力,是否还有其他的方式呢?
4月18日,苏州市数字金融产业联合会、移动支付网联合主办的“2024第二届数字人民币产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将在苏州举行,会上北京科蓝软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研发中心总经理吕方将以《数字货币在智能合约与合约支付的应用研究》为主题分享国际环境下央行数字货币对于智能合约与合约支付的应用研究。
吕方,现任科蓝软件产品研发中心总经理(兼金融科技事业部总经理),负责数字金融产品、金融科技产品创新工作研发、实施推广工作,具备二十多年金融IT从业经验,一直工作在互联网银行、移动金融、金融科技创新前沿领域。长期致力于金融行业电子化、网络化、数智化方向研究,主持科蓝软件数字金融全渠道服务、数字身份、数字销售、数字支付、数字生态产品体系建设,助力推动金融机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